今年的爽片天花板,一上映就杀疯了
最近,今年一个好莱坞老牌IP突然回归了。片天
血浆四溅、花板铜陵市某某教育科技运营部哀号四起的上映杀疯画面,不断挑战着观众的今年生理极限。
但更让人毛骨悚然的片天,是花板永远摆脱不掉的死亡威胁。
生活中任何一样东西一个瞬间,上映杀疯就会迎来生命的今年终点。
没错,片天就是花板《死神来了》系列。
2000年,上映杀疯该系列首个故事一上映,今年就因为各种离奇的片天死亡设计吸引了大量粉丝。
之后又连续出了4部作品,花板虽然口碑有起伏波动,但仍然成为全球最经典的恐怖电影之一。
其实,在第五部的故事中,整个系列的世界观已经得到收束,形成一个比较完美的闭环。
没想到,如今它又突然回归了。
而且上映3天,就狂揽1.02亿美元(约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烂番茄的新鲜度还是整部系列的第一名。
既然这样,鱼叔也是迫不及待要看看,这次死神又玩了哪些新花样——
《死神来了6:血脉诅咒》
Final Destination: Bloodlines
其实,当初我们差一点就看不到《死神来了》这个故事。
编剧之一的铜陵市某某教育科技运营部杰弗里·雷迪克,之前一直任职于热门科幻悬疑剧《X档案》。
他为《X档案》第三季写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名为「180号航班」。
可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被《X档案》看中,被刷了下来。
几年后,机缘巧合下这个剧本被新线电影公司看到,并买了下来。
从「不被看好」到「全球经典」,其间只差一个修改。
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有过一个试映会。
当时的故事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很大不同。
不仅男主与女主之间有一条完整的感情线,两人甚至还有一个孩子。
试映后,观众对此反馈「有些奇怪」。
导演黄毅瑜全面听取了观众的意见。
他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又额外花了200万美元补拍,才最终造就了这个经典的故事。
一个男孩和同学即将前往巴黎,起飞前他突然预感到飞机将会在空中爆炸。
极度恐慌的男孩大喊大叫要大家立刻下机,混乱中,他和其他6名乘客被赶下了飞机。
结果,飞机真的在半空中爆炸。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
7名幸存者在之后的日子里接二连三离奇地死亡。
即便男孩可以预感到下一个死亡的是谁,拼命想要救对方,也无济于事。
好像有一个未知的死神跟在他们后,逐一收割他们的性命。
其实在立项初期有人质疑过:
真的会有人为看不到的死神买单吗?
但最终的票房成绩,足以说明一切:
2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来1.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与当时流行的恐怖电影不同。
《死神来了》系列既没有变态杀人狂,也没有妖魔鬼怪。
所有的恐怖来源,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恐惧念头。
看牙医时会不会出现意外?
坐过山车时器械突然发生故障会怎么样?
坐扶梯时,如果不小心被卷进去怎么办?
《死神来了》系列借死神的名义,放大了生活中一切潜在的危险来源:
一个没有放稳的杯子、一把小刀、一根不起眼的绳子、缓缓流出的水流、一阵微风……
每一个都是令人揪心的死亡预警,每一个又都能造成令人头皮发麻的惨剧。
更要命的是,这个系列中有不少惨剧,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的。
就像第四部开篇的那个惨绝人寰的赛车场事件,就曾在1955年的法国勒芒真实上演过。
《死神来了》系列还有一个别称:
「安全教育片」。
因为电影中的死亡设计。往往都是基于日常生活中一连串或粗心或意外的巧合而造成的死局。
比如每一部中都会出现的,漏水导致的电线短路。
电影中的人物要么是没有拧好瓶盖,就将装有液体的容器随手一放,酿成大祸。
要么就是毫不在意拿着滴水的杯子靠近电器,从而引发一连串杀机。
比如第二部开篇,堪称名场面的连环车祸场面。
虽然一切的起因是货车捆绑木头的绳子断裂。
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那些人,有的抽烟喝酒、有的吸毒、有的超速,反正就是交规不让做什么就偏要做什么。
据说,当年这部电影上映后,美国高速公路上卡车与小车的车距平均增加了15%。
最新一部同样在坚持告诉观众,要在遵守生活中的安全规则,要不然小命不保。
为此,还贡献了可以排进全系列TOP3的死亡场景:
核磁共振杀人事件。
每次做这个检查前,医生会千叮咛万嘱咐,身上一定不可以有任何金属制品。
因为所有金属物品,都会在核磁共振下产生强大的磁场反应。
如果不遵守,就会发生以下场景——
是不是看着就头皮发麻?
那就对了!做检查时,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哦。
当然,「安全教育」只是这个系列的附加作用。
死神来了才是核心概念。
这一部通过标题「血脉诅咒」来告诉大家,死神还能跨代追杀。
故事开篇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
一个名叫艾丽斯的女孩和男友来到即将开业的「天空景观」,打算体验一把高空观景。
但自打走进这个建筑之后,艾丽斯就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尤其是听到工作人员说,这座建筑是提前竣工的。
但等看到眼前壮观的景象及男友的求婚后,艾丽斯暂时忘掉了这一点不安,和男友尽情舞蹈。
可死神怎么会放过他们。
鱼叔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当大家站在高空玻璃平台的时候,看着脚下的景色会不会产生玻璃破碎的担忧?
也许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用担心。
但如果,你站的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就不一定了。
产生裂纹的玻璃,逐渐松动的螺丝,再加上一个熊孩子到处乱扔的硬币,死神的舞台拉开帷幕——
突然炸裂的玻璃;
燃起的熊熊大火;
高空坠落肢体与鲜血。
当然,按照这个系列的套路,这一切应该是艾丽斯的「预见」。
可是,下一秒被惊醒的,却是生活在当下时间的女孩斯蒂芬妮。
她是艾丽斯的孙女。
斯蒂芬妮已经被这个恐怖的梦境困扰了很久,生活都无法正常继续下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找到了独居很久的祖母艾丽斯,获知了真相。
原来,当初艾丽斯也和先前主角一样,预感了可怕的未来。
她想尽办法救下了很多人,但也因此打乱了死神的人头收割计划。
于是,死神展开了报复,开始追杀应该在那场灾难中丧生的人及其后代。
原本,艾丽斯为了防止自己的家人承受诅咒,一个人住在自己制造的安全屋中。
然而她却得了癌症,命不久矣。
这种预知的能力就转嫁给了孙女斯蒂芬妮。
面对这样的说辞,斯蒂芬妮起初根本不相信。
可艾丽斯却用自己的死亡向她证明了这个事实。
之后,斯蒂芬妮身边的直系亲属也开始接二连三地惨死。
她清楚,自己必须找到破除诅咒的方法,拯救家庭。
「蝴蝶效应」一直是这个系列中重要的概念。
一个小小的微妙动静,就能引发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就像那一枚小小的硬币,看起来毫不起眼。
可就是它那丝毫的重量成了最后的稻草,触动了一架钢琴的滑动,并导致整个观景台的坍塌。
这一部的血脉诅咒,可以说是将「蝴蝶效应」的表现拉到了极致。
不难发现为什么这一部能让不少人买单。
因为它与近些年不少口碑不错的恐怖片一样,在保持视觉奇观与心理惊悚的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像是最近讨论不低的《罪人》,就是在吸血鬼惊悚的类型下,探讨了种族与文化侵略的社会问题。
《电锯惊魂》系列在经历不短的低谷后,第十部回春,也是再次回归本心,用杀戮激发人们对人性中「善与恶」的思考。
而本片,则是与《遗传厄运》有些相似。
通过一个流传在血脉间的诅咒与死亡,来聚焦家庭问题。
前文提到,艾丽斯为了家人而独居在深山老林中。
不过,这是她最后一种手段。
在这之前,她和两个孩子生活在一起。
只是,生活中的一切在她眼中都充满危险,为了保护孩子她变得极其小心。
可过度的保护,却使她在孩子眼中宛如一个疯子。
斯蒂芬妮的妈妈就是在艾丽斯近乎变态的保护欲中长大的,潜移默化中也成了和艾斯利一样的母亲。
某天,她在斯蒂芬妮脸上看到了小时候自己害怕母亲的神情。
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离开也许才是好的。
于是,在斯蒂芬妮十岁时,她离家出走了。
然而,这个「为家庭好」的举动,反而又成为了破坏家庭的源头。
其实,《死神来了》系列一直在探讨「生与死」的问题。
在前面的故事中,面对死神的步步紧逼,人们有过两种逃脱的办法。
一是「死而复生」,即用短暂的死亡来骗过死神。
如第二部的女主就因溺水短暂停止呼吸,后又被抢救回来。
二是借命,即通过杀人获得他人的寿命时长。
因为这两条规则,我们可以看到之前的主角们都在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生命,与死亡抗争。
这一部也不例外。
艾斯利选择与家人断绝往来,斯蒂芬妮的表亲们是想通过假死来欺骗死神。
而斯蒂芬妮则是变得和祖母一样,生命中好像只剩下关注如何避免一切意外。
然而,创作者反而又让一些角色对死亡态度有了一些讽刺的黑色幽默的色彩。
例如,斯蒂芬妮的表哥数次大难不死后,让他对死亡有些不屑一顾。
这种不屑一顾,其实也代表了当下人们生死观的一种转变——
活在当下。
近些年来,人类一直在经历各种伤痛。
疫情、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战争冲突,还有坠机这样的突发事件。
这些灾难的频发,开始让人们更加专注当下。
毕竟,当人们只关注如何避免死亡,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死亡之上,那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第二部的女主,在DVD加长版故事中也还是没有逃过死神的追杀。
《死神来了》系列一直在强调一件事情:
死亡,终将会到来。
如果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而忽略眼前正在进行的时光、人与事,好像反而得不偿失了。
在这个IP中有一个灵魂人物,入殓师。
虽然出场时间不长,却总能在关键时刻道出核心内容。
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托尼·托德,在第六部开拍前被确诊了胃癌晚期。
但是他仍主动加入这部电影,并借着角色在电影中离开的时刻,即兴说了一段对白。
我想这段台词,既是他对斯蒂芬妮的劝告,也是走入生命尾声送给观众的感悟——
我打算享受拥有的时光,我建议你们也这样做。
生命是宝贵的,享受每一秒,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
祝你好运。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助理编辑:旺达的托马斯
(责任编辑:热点)
-
这个夏天,18岁的加拿大天才少女萨默·麦金托什,在新加坡的泳池里掀起了强劲的风暴。本届世界泳联世锦赛,她斩获四金一铜,成为菲尔普斯、舍斯特伦之后,第三位在单届世锦赛赢得五枚奖牌的选手。毫无悬念荣膺MV ...[详细]
-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已同意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就第47任当选总统特朗普机密文件案暂停上诉的请求,并将提交案件的期限推迟至12月2日。 史密斯本周早些时候请求将此 ...[详细]
-
发生火灾一分钟确认三分钟处置 北京轨道交通多项措施保地铁施工消防安全
11月15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轨道交通支队在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16合同段举行2024年轨道建设“119”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北京轨道交通多项为确保地铁施工消防安全采取的措施 ...[详细]
-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获悉,今晨北京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1公里至3公里,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 截至7时30分,北京东、南部10条高速因大雾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其中,京秦高速、首都环线高速, ...[详细]
-
总台记者获悉,美国巴尔的摩当地时间8月9日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6人受伤,包括一名5岁女童。 据悉,女童手部中枪,伤者中1人情况危急。有目击者称,枪击发生前,当地举办了社区聚会。 美国巴尔的 ...[详细]
-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位于以色列北部城市凯撒利亚的住宅遭轻型炸弹袭击,目前警方已展开调查。总台记者 张卓雅)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孙蕾)夜幕降临,北京亮马河畔一条流光溢彩的景观带游人如织,绚烂光影装点着城市的夜晚。记者15日从北京市朝阳区了解到,2024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期间,重点商圈实现销售额约 ...[详细]
-
“反诈老陈”辞职两年后:目前每月数十场直播,坦言做回警察没什么可能
近日,“反诈老陈”陈国平接受纪实节目《寻找特别的你》采访时称,当年辞职太冲动,没看透自己,最看不起现在的自己,每天做梦都想转正。节目播出后,“反诈老陈”后悔辞职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在节目中陈国平面对镜 ...[详细]
-
中新健康丨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2025-07-31 23: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详细]
-
“反诈老陈”辞职两年后:目前每月数十场直播,坦言做回警察没什么可能
近日,“反诈老陈”陈国平接受纪实节目《寻找特别的你》采访时称,当年辞职太冲动,没看透自己,最看不起现在的自己,每天做梦都想转正。节目播出后,“反诈老陈”后悔辞职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在节目中陈国平面对镜 ...[详细]